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“宁夏样板”
2019-01-27 10:50:53   来源:华兴时报

  “乡村振兴,人才为要。目前,我国乡村普遍面临人才短缺难题。如何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。”1月26日下午,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中,文艺、科协界别的郑淑琴委员建议,通过“互联网+农业科普”,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,为全方位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发挥引擎作用。
  郑淑琴委员说,互联网具有跨界、融合、共享等特点,可以低成本、高效率整合资源,相比普通培训效果更精准。例如,组织50个农民集中培训,按每人每天400元计算,6天时间需要花费近12万元,而且培训内容和农民需求无法精准对接,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。“如何改善成本高、效果差、培训内容不精准的问题,我们就开始琢磨。”郑淑琴委员回忆,在和陕西大农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合作后,利用互联网根据农民需求,实施精准培训,培训50个农民,每人每天花费不到1元钱,成本低,效果好,还更精准。
  她告诉记者,从2016年至今,固原市科协一直致力于“互联网+农业科普”助力脱贫攻坚、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探索,在柔性引进人才、建设专家智库、培育新型农民、激活产业动力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。这些做法和经验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。利用互联网智能终端、手机微信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,然后把农产品销售信息通过互联网推向全国市场,对农民进行科技服务和产品服务。
  因此,郑淑琴委员建议,由自治区科协牵头,联合相关部门,对固原市科协探索实践的“互联网+农业科普”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。待完善、丰富和提升后,向宁夏五个地市推广,并设立“互联网+农业科普”示范推广专项资金,用于系统升级、平台运营、组织培训和推广服务等方面。在全区示范推广的同时,向中国科协申报《宁夏科协“互联网+农业科普”创新服务平台》试验示范项目,从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入手,将该课题做深做透,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“宁夏样板”。

【责任编辑】: